88038威尼斯

学习强国丨秦龙电力陕能新疆多措并举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发布时间:2025-08-29 来源: 作者:杨莉 周青
分享到:

今年以来,陕能新疆立足能源生产企业的安全核心需求,以“班组强则企业强”的共识为出发点,将班组建设作为夯实安全生产根基的关键抓手,在党建引领、日常管理、培训提升、文化凝聚等维度探索实践,既激活了班组的“细胞活力”,也为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筑起了坚实屏障。

党建引领:把“红色阵地”建在生产一线

党建不是“虚功”,而是班组攻坚克难的“红色引擎”。为此,该公司推动“党建+”与班组建设深度融合,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班组安全管理的实践优势。一方面,围绕班组技术攻关、安全管控等重点任务,组建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检修示范点,开展“党员身边无违章”行动,在低温再热器防堵技改项目中,党员带头钻研工艺参数,驻守现场调试,不仅缩短了15%的技改工期,更实现了技改期间“零安全事故”;另一方面,打破“会议室搞党建”的传统模式,将主题党日、团日活动搬进检修现场,让党员在设备巡检、故障排查中亮身份、作表率,使党建力量真正成为安全文明生产的“助推器”。这种“党建与生产同频、党员与班员同心”的模式,让班组不仅是生产单元,更成为党性锤炼与安全保障的双重载体。

日常管理:以“精细机制”锻造班组硬实力

如果说党建是“灵魂”,那么精细化管理就是班组建设的“骨架”。陕能新疆从“对标学习”与“创新实践”双管齐下,推动班组管理从“粗放型”向“精益化”转变。在对标提升上,公司常态化组织班组间交叉学习、班组长管理经验交流会,热控二班与电气二次班组围绕“设备巡检标准化”开展专题对标,互相借鉴“隐患排查清单制”“现场作业可视化”等做法,形成了“对比找差、互学互鉴”的良性氛围;在创新实践上,设备部电气二次班组推出“临时班长”轮换制,让每位成员轮流负责班组任务分配、现场巡查等工作,青年员工郑凯凯在担任“临时班长”期间,通过优化巡检路线,将设备巡查时间缩短了20%,这种“人人当管家”的模式,既锻炼了员工的协调能力,也让管理更贴近一线实际。

在现场管控中,各生产部室更是将“责任到人”落到实处,建立“区域、责任、期限、奖惩”四到位机制,结合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让每台设备、每个区域都有“专属监护人”。截至8月25日,发电部集控运行三值、四值、设备部热控二班取得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安全管理标准化一级班组称号,设备部电气二次班、发电部集控运行一值取得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安全管理标准化二级班组称号,设备部、发电部、燃料部剩余的14个班组,全部获评88038威尼斯集团安全管理标准化三级班组。这些荣誉的背后,正是精细化管理从“制度条文”到“现场落地”的生动体现。

培训提升:用“实战导向”培育班组人才梯队

“安全要靠技术托底,班组要强先强人才。”陕能新疆在班组培训中,摒弃“填鸭式”教学,坚持“岗位需要什么就教什么,员工短板在哪就补哪”的实战导向。一方面,构建“技术问答+微课堂+突击考问”的立体培训体系,每天早会开展10分钟“技术问答”,针对仪表操作、故障排查等高频问题互动答疑;每周组织“微课堂”,由技术骨干讲解设备原理、应急处置技巧;每月进行 “突击考问”,随机抽查员工对安全规程、设备参数的掌握情况,这种“碎片化学习+常态化考核”的模式,让员工的技术能力在日积月累中提升。

另一方面,公司注重“隐性知识”的转化与传承,鼓励老师傅分享“工作小窍门”,将“热电偶故障快速判断法”“阀门密封面修复技巧”等经验整理成《班组实战手册》,让“绝活”变成可复制的方法;同时推行“青年员工讲课制”,要求青年员工围绕专业知识点备课授课,不仅梳理了近3年的故障案例,还制作了模拟操作流程图,在授课过程中实现了“从听懂到讲透、从会做到精通”的转变。正是这种“传帮带+自主学”的培养模式,让班组人才梯队持续壮大。

文化凝聚:让“安全文化”融入班组日常

优秀的班组,既要“有规矩”,更要“有温度”。陕能新疆在班组文化建设中,不搞“表面文章”,而是让文化真正走进员工心里。一方面,打造“一班组一特色”的文化墙。热控一班的文化墙展示“安全操作十不准”与员工手绘的设备巡检路线图,运行部各班值则将“优秀员工风采”“家人亲情合照”做成照片墙,这些文化墙不仅是班组形象的展示窗口,更将“安全第一、精益求精”的理念转化为直观可见的场景符号。在此基础上,各班组开展文化落地活动。热控一班每月组织“安全故事分享会”,员工讲述自己“因严守规程避免事故”的真实经历,比如热控班班员孙雪亮分享“一次发现压力表异常后及时停机,避免设备损坏”的故事,让“安全”不再是口号,而是身边可学可做的案例。

另一方面,通过“谈心谈话+建言献策”凝聚合力。班组长每周与员工一对一谈心,了解员工生活困难、思想困惑,帮家在外地的员工家属协调住宿,为情绪低落的员工疏导压力;同时设立“班组金点子”信箱,鼓励员工为管理优化、安全提升提建议。今年以来,设备部共收集“优化备件存放方式”“增加现场安全警示标识”等建议7条,其中5条已落地实施,既解决了实际问题,也让员工感受到“自己是班组的主人”。这种“文化引领+人文关怀”的模式,让班组不仅是工作场所,更成为员工凝心聚力的“大家庭”。

从红色引领强根基,到精细管理提效能,再到人才培育增活力、文化凝聚人心,陕能新疆的班组建设实践,是“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员工”的过程。下一步,陕能新疆还将继续探索“数字化班组建设”“跨班组协同攻坚”等新思路,让班组真正成为企业安全生产的“坚固堡垒”,为机组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提供更有力的支撑。